當廢棄的輪胎遇上搖曳多姿的植物,會產生什么樣的視覺效果?
在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街道長慶路社區恒和華園小區,多彩的輪胎盆栽和輪胎裝飾,成為了花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“年輕人在崗位上奉獻青春,我們老年人也可以用余熱奉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。”7月12日下午,記者在小區里見到了79歲的老人鄧庭書,她正在和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們一起清理花園中的雜草。聊起恒和華園小區的改造,鄧庭書有說不完的話。她退休后便致力于服務居民,主動成立了“鄧庭書志愿服務隊”,為小區建言、獻力,與小區居民一同將恒和華園打造成為了金牛區首批“微幸福”示范院落。
老黨員發揮余熱成立志愿隊服務居民 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”是成都金牛區長慶路社區恒和華園小區黨支部書記、居民自治小組長鄧庭書的真實寫照。今年79歲的鄧庭書,1974年入黨,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黨員,退休后便投身小區整治和改造中。
在她的帶領下,小區成立了業委會。她作為其中一員,積極參與小區事務,還自發成立了“鄧庭書志愿服務隊”,開展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。“剛開始做活動的時候居民們積極性并不高,參與活動的人數也寥寥無幾。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:三八節、元宵節、七一建黨節等都搞活動,居民們也漸漸習慣了參加小區活動。”鄧庭書說道。
除了組織開展活動,志愿服務隊還主動改善小區環境,看著小區環境一天天變好,居民們都切身體會到志愿服務給生活環境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。大家逐漸轉變了觀念,主動加入到志愿服務隊,積極參與公益活動。
此外,恒和華園的公共區域也在志愿服務隊的努力下,改造成了居民休閑場所,每年還有固定收入,所有收入全部用于小區建設。通過合理運用這筆資金,恒和華園不僅新建了大門,每棟單元門都安裝了門禁,小區的監控也進行了升級,從過去的“渣畫質,死角多”到如今的“高清晰度,無死角”。此外,這筆資金的多余部分還給住戶們發放了購物卡,為居民們實實切切謀福利。
改造“連心花園”廢棄輪胎裝扮美麗院落 恒和華園的改造中最值得一提的是“連心花園”。2018年10月初,鄧庭書不滿足于小區的簡單美化,別出心裁想用廢舊輪胎裝飾小區花園。為了節約資金,志愿者跑遍了小區附近的汽車修理店,與商家討價還價購買廢舊輪胎??粗蝗耗赀^花甲的志愿者老人們致力于小區的建設,汽修店老板也被他們的精神感動了,同意將廢舊贈送給他們。
為了搜集足夠多的廢舊輪胎,隊員們常常去修理店蹲點,從汽車上卸下來一個,就用三輪車搬回去一個,這樣來來回回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才把所需的60個廢舊輪胎搜集夠。
輪胎運回來后,大家又齊心協力把輪胎洗干凈。通過征集小區居民的意見,有的輪胎被繪成了以熊貓為主題元素的立式組合畫,有的被繪成五彩繽紛的墻面掛畫,有的還被重疊起來變身花盆種上了綠植,再繪上呆萌的小黃人,格外引人矚目。最后,志愿者們將裝飾后的輪胎安放在“連心花園”,給小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,讓院落里步步皆成景、處處有驚喜。
2018年12月初,在金牛區“微幸福”示范院落網絡票選中,小區榮獲“2018年金牛區微幸福示范院落”第三名。如今,“連心花園”春有鮮花、夏有綠蔭、秋有果實、冬有常青,這里四季都有不同的風韻,成為了居民聚集的樂園。大家總是喜歡在這里散步、暢談,一會賞賞花、一會品品果,歡笑聲不絕于耳。
“沒做多大個事,退休了也閑不住,把小區改造得更漂亮了,讓大家都能感覺到周邊環境越來越好,居民都樂意參與到志愿服務行列中來,我就很開心。”鄧庭書感慨道。“剛開始覺得志愿者工作容易得罪人,但鄧老師對我們小區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,我也本著幫助他人的想法加入到志愿服務隊。”來自志愿服務隊的成員楊晉說道。70歲的老黨員劉全,也在2017年加入了志愿服務隊,“在鄧老師的帶領下,我們一起種花種樹、粉刷墻壁、裝飾輪胎,志愿服務隊會繼續努力為小區建設作貢獻。”劉全說。
如今,志愿服務隊已經從20多人人擴大到了40人左右。關于小區改造的下一步計劃,鄧庭書希望秉持“不滿足但也不驕傲”的態度,把恒和華園打造成為環境更加優美的“花園小區”。
原標題:成都:老年黨員志愿服務隊“爆改”小區 收獲幸福美了家園
責任編輯:孔嶠嶠 標簽: